济南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   英文版    科技处    济南大学
 
当前栏目: 济南政策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政策法规 >> 济南政策 >> 正文
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
发布日期:2010-04-21  来源:   浏览次数:
济南市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


(2009-2011年)

  轻工业是我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改善人民生活、繁荣城乡市场、出口创汇、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当前,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,使我市轻工业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,又面临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。为应对当前形势,促进轻工业调整振兴,结合我市实际,特制订本规划。
  一、现状及面临的形势
  (一)现状。我市轻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,目前已形成了食品加工、家用电器、印刷包装、家具制造、塑料制品、玻璃制品等十几个大类、近千种产品的生产体系。2008年,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3.5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11.1%;完成利税75.7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20.9%。
  1.资本结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。近年来,轻工业通过改革改制、招商引资等措施,大量民间私营资本和外商等其它资本进入轻工领域,轻工行业内部资本结构出现了可喜变化,企业活力不断增强。从资本构成看,国有、集体资本已大部分退出,其它资本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6.3%上升到2008年的83.6%。
  2.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新兴产业明显增多。太阳能、休闲产业等明显增多,日用小家电、太阳能、食品饮料产业异军突起,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,轻工业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局面。截至2008年底,我市轻工行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,省级技术中心13家。高新技术产品比重由2000年的13.6%上升到2008年33.7%。
  3.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。近年来,九阳股份、伊利乳业、百事可乐、可口可乐、达利食品、旺旺食品等一大批新兴企业落户我市并快速崛起,佳宝集团、轻骑铃木、轻骑股份、济南卷烟厂等传统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。
  近年来,我市轻工行业发展总的趋势是好的。但与先进地市相比,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:一是总量少、企业规模小。2008年济南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仅占全省的4.08%,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省的3.68%,大型企业仅有2家,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。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。一般加工产品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比重大,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品少。三是存在资源和环境问题。据统计,我市食品行业原料利用率仅有60%左右,而发达国家同行业已达80%以上。许多食品企业产生的废渣含有大量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纤维等有用物质,由于技术、管理、资金等原因未能综合利用,既降低了资源利用率,又污染了环境。
  (二)面临的形势。目前,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轻工业影响逐渐加深并呈扩散态势,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。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、国家对“三农”问题的重视,农民收入将会快速增长,农村市场需求将会更加旺盛。国家扩大内需、保障民生的政策导向,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。我市轻工产业基础较好、门类齐全,具备较强环境适应能力。只要坚定信心,调整优化结构,转变发展方式,采取积极应对措施,就能实现轻工业的调整与振兴。
  二、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及规划目标
  (一)指导思想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,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,以扩大内需、稳定出口、增加就业为政策取向,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,提升传统产业,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产业升级,促进轻工业按照绿色生态、质量安全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。
  (二)基本原则。
  1.市场导向原则。突出市场导向,加大调整力度。搞好产品结构调整,挖掘市场消费潜力,拓展市场需求空间,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。
  2.技术进步原则。突出技术进步,加快转型升级。推广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,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。
  3.扩大就业原则。突出扩大就业,强化服务民生。对安排劳动就业多、服务三农作用大的企业,予以重点扶持,促进稳定发展。
  4.质量安全原则。突出产品质量,强化食品安全。以食品、家具、玩具等行业为重点,严格执行标准,完善检测体系,加强质量管理。
  5.节能减排原则。突出节能减排,发展循环经济。推广应用污水治理技术和节能技术,促进资源再生、循环利用,促进循环经济发展。
  (三)规划目标。到2011年,全市轻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,年均递增19.2%;实现工业增加值255亿元,年均递增24%;实现利税130.8亿元,年均递增20%;实现利润69亿元,年均递增28%;完成出口创汇30亿美元,年均递增12%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,年均递增14%;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0家。
  到2011年,新增市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达到10家;新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0个,新增驰名商标、著名商标10个;轻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70家。其中:过100亿元企业2家,过50亿元企业3家,过10亿元企业5家。
  三、重点任务
  (一)食品工业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,重点围绕烟草制品、粮油加工、肉类加工、酒水饮料、乳制品、糕点冷饮及旅游休闲食品,大力发展高附加值深加工食品、生物食品、绿色食品、营养食品和方便休闲食品。围绕“将军”品牌的培育,积极调整产品结构,重点发展中高档卷烟品种。加快发展以佳宝、伊利、维维、农科院乳业为龙头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群体,重点开发适应不同人群的功能奶。肉类加工进一步提高加工制造率,增加对外出口贸易,促进肉制品的可持续发展。以趵突泉、银鹭等品牌产品为龙头,积极调整酒水饮料企业产品结构,引领市场消费,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基础上,着力拓展外地市场,重点发展优质、保健酒水饮料产品。以民天面粉为龙头,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,全面构筑“放心面粉”、“放心食油”经销网络,提高放心粮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。支持休闲保健食品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,积极发展保健型、功能性特种食品及绿色食品,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,努力扩大出口,实现开拓海外市场新突破。糕点冷食作为我市的传统食品,以老字号、名牌产品为基础,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济南特色的焙烤冷食企业。
  到2011年,全市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,年均增长20%;利税达到28亿元,年均增长20%。
  (二)家电工业。围绕数字电视、洗衣机、小家电和关键零部件,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,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,重点开发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高效、节能、环保、低噪音家电系列产品。洗衣机重点发展5公斤以上、智能化程度较高、具有新型结构水流技术的滚筒式洗衣机;发展新型节能电子控制变频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;拓宽“九阳电器”系列产品,主要发展模糊控制多功能小家电、智能型豆浆机,发展家用餐饮、洗浴、洁卫、文化等用途电器产品,不断满足现代家居生活需求。提高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电视产品的应用水平,开发和推广环保型材料、绝缘类及良导体材料,应用生物工程和人体工效学等科学原理,提高设计水平,使电视产品向数字化、安全化、高清化方向发展。
  到2011年,全市家电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亿元,年均增长25%,利税10亿元,年均增长28%。
  (三)家具工业。家具企业要逐步走出沿袭、模仿阶段,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家具产品,赶超先进水平。今日集团、柏丽雅要面向高消费阶层,着力开发高档软体家具。赖氏家具、宗氏家具、好百年厨具等要创出品牌,以北园大街家具市场为窗口,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家具市场辐射,建成以设计为龙头,产品为基础,服务为手段,融艺术、技术、产品、服务于一体的“一条龙”家具服务体系。
  到2011年,全市家具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,生产家具400万件。
  (四)印刷包装业。以产品个性化、网络信息化为核心,发展快速印刷。以铝箔印刷、食品药品净化印刷、彩票热敏印刷、不干胶印刷以及各类柔性版、丝网印刷和绿色塑料印刷为切入点,向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方向发展。包装行业应重点发展重型瓦楞纸箱、纸浆模塑餐盒、远洋运输多层卷边金属器皿、耐热玻璃器皿等产品,推广无污染柔版印刷工艺,提高包装档次和附加值。到2011年,形成以东港印务、省新华印刷、天一印务、泉华包装制品、力诺玻璃、粮油包装等企业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产业集群。全市印刷包装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,实施利税10亿元。
  以上述4大行业为发展重点的同时,通过技术改造、设备更新,恢复具有生产许可凭照的卷烟纸及特种纸的生产。加快发展具有优势的钟表、磨具、文体用品、农用塑料、工程塑料、五金、衡器以及其他有发展潜力的轻工重点产品,促进我市轻工业的全面调整振兴。
  四、政策措施
  (一)用足用好政策,促进行业提升。一是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,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。二是支持企业技术进步,着力推动轻工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;支持企业自主创新,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;支持结构调整、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,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。三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在土地供给、信贷等方面按规定给予倾斜。四是严格执行准入条件,实行产业退出机制。按照国家淘汰标准,加大淘汰力度,力争3年内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、资源能源消耗高、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。
  (二)开拓国内市场,努力扩大出口。充分利用国家“扩内需”一系列政策措施,研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。一是大力开拓国内城市市场,调整产品结构,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,同时通过新产品开发创造新的需求领域,引导城镇居民消费。二是积极开拓农村市场,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物流通道,研制、设计、开发和生产适应农村市场需求、物美价廉、方便耐用的轻工消费品。三是借鉴“家电下乡”的成功经验,开展“放心食品”进(农)村(社)区(超)市活动,进而拓展其它轻工产品的城乡消费市场。四是提高技术密集型、附加值高的轻工产品出口比重,加大五金、文体用品、工艺美术等重点出口行业及企业的技术改造,对高创汇型企业实行政策倾斜。五是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,开拓国际轻工产品市场。积极应对贸易摩擦,巩固美、欧、日等传统国际市场,深度开拓独联体、北欧、非洲、中东、澳新、拉美等新兴市场。六是深入研究国内外市场走向,建立现代轻工业营销网络体系。
  (三)推进自主创新,实施品牌战略。充分发挥驻济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多的优势,建立以政府为主导、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自主创新体系,全面提高我市轻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。一是推进技术创新,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,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。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比例,提高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和手段,建立和完善高级人才的培养、引进、使用和激励机制,形成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。二是以现有骨干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,整合社会科技资源,组建面向全行业、开放式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技术中心,为企业提供强力技术支持。三是加大技改投入,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,加快轻工产品升级换代和产品质量提高。四是培育社会化、网络化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,加速先进、成熟、实用的科技成果转化,引进推广国外先进技术、工艺、设备,淘汰落后技术、产能和产品,促进产业升级换代。五是继续实行中国名牌、省名牌产品的奖励政策,加快“九阳”、“佳宝”、“维尔康”等知名品牌企业的发展,鼓励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、跨行业兼并重组,增强品牌企业的市场控制力。六是支持有实力的企业“走出去”,通过境外收购、国际参展、质量认证等多种形式和渠道,提高自主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产品的竞争力。
  (四)开展节能减排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推广落实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中的轻工行业节能技术。引导企业应用污水治理和节能环保技术,实现节能降耗任务目标。积极运用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环保技术、新材料和新工艺及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我市传统轻工产业,大力支持和鼓励多上节约能源、资源利用率高、污染排放低的高科技新兴轻工产业。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轻工企业,实现我市轻工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  (五)贯彻《食品安全法》,强化食品生产监测管理。按照《食品安全法》的规定,加强对乳制品、粮油加工、食品植物油、肉制品加工、食品添加剂及发酵、焙烤等企业的原料检验、生产监测、产品出厂检测,建立完善监测和可追溯体系,确保食品安全。通过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,大力整顿食品生产企业,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,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,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和退市制度,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诚信建设,不断完善食品生产安全监测管理体系。
  (六)拓宽融资渠道,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。一是鼓励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、中介组织等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合资、重组、互相持股、技术入股等方式,投资重点轻工项目建设。二是积极贯彻国家货币政策,加大对有市场、有效益、有订单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,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、关系产业链安全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。三是组织轻工企业拓展融资渠道,通过发行债券、股票上市、招商引资、吸纳民资等途径,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。四是采取联合担保等多种形式,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。
  (七)加强领导,强化服务协调。轻工业是综合性行业,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,统筹规划,根据职责分工,充分发挥各自职能,积极落实相关政策,研究制定加快我市轻工业发展的工作措施。尽快组建轻工协会及各专业协会,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政策、行业信息、经济监测、技术进步、标准制定、贸易促进、反倾销与应诉、行业准入、市场开拓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,促进我市轻工业调整和振兴任务目标的实现。
  附件:市有关部门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表
  附件:

市有关部门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表

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部门 参加单位 完成时间
1 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市财政局、国税局、地税局 市经委、发改委、科技局、外经贸局等 2009—2011年
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促进行业提升 市经委、发改委 市国土资源局、环保局、财政局等 2009—2011年
3 开拓国内、外市场 市贸服局、外经贸局 市经委、质监局、工商局等 2009—2011年
4 推进自主创新,实施品牌战略 市科技局 市经委、工商局等 2009—2011年
5 开展节能减排,推动可持续发展 市经委、环保局、节能办 市发改委、安监局、质监局等 2009—2011年
6 加强食品安全,强化食品生产监测管理 市卫生局、药监局 市经委、质监局、工商局等 2009—2011年
7 拓宽融资渠道,切实解决融资难 市金融办 市发改委、财政局、科技局等 2009—2011年

上一条: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

下一条: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

电话:0531-82765687, 82765671
邮箱:kjkf@ujn.edu.cn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
邮编:250022


技术成果

发明专利

校内专家
Copyright 济南大学科技处 All rights reserved.20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