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性别:男
民族:汉族
出生年月:
学历|学位:博士研究生毕业 | 博士学位
专业技术职务|职称:正高级 | 教授
联系电话:0531-89736292
邮箱:mse_caobq@ujn.edu.cn
通讯地址|邮编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| 250022
招生方向(领域):
研究领域、学习工作经历、学术兼职等情况:
研究领域:新能源材料与器件(太阳能电池,锂电池,超级电容器,气敏器件及激光物质相互作用)
学习工作经历:
1997年9月--2001年7月 曲阜师范大学,物理学,学士。
2001年9月--2002年7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生基础课。
2002年8 月--2006年7月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,凝聚态物理,博士。
2006年9月--2008年8月 德国莱比锡大学,物理与地球物理系,半导体物理组,Senior Scientist。
2008年9月--2009年7月 日本国立九州大学,电子与电子工程系,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组,JSPS Fellow。
2009年7月 被济南大学聘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“新能源材料与技术”团队学术带头人,破格获聘教授职称。
2009年 获聘山东省“泰山学者”海外特聘教授(全职,五年)。
2011年 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。
2012年 获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。
2013年 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(首位)
学术兼职:山东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,山东省青联委员等。
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奖励:(包括项目、鉴定、论文、专著、专利等):
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奖励:
1. 曹丙强,李村成,蔡伟平;具有紫外发光性能的氧化锌纳米片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(ZL 200510122642.X)
2. 曹丙强,段广彬,徐红燕,王介强,陶珍东;一种芯壳型纳米线的制备方法(ZL 201010011817.0)
3.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(2006,中国科学院颁发)
4. 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(2009,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)
5. 第十一届国际材联亚洲材料大会Excellent Paper Award for Young Scientist (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)(2010,国际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材料学会联合颁发)
7. 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(提名奖,2012,共青团山东省省委颁发)
8. 山东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奖(2012,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)
9. 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(2014)
截止2016年9月,已在Adv.Mater. Appl.Phys.Lett.; Chemmmun;J.Mater.Chem.;Nanotechnology;J.Phys.Chem.;J.Appl.Phys.;CystEngComm;Phys.Solid.Stat.;Crys.Grow.Des.;J.Am.Cero.Soc;等杂志上,发表SCI论文100余篇,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60篇,H(Hirsch)指数为30,获授权专利5项。所发表论文已被国际同行正面引用3000余次,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术组织的积极评价。
在研项目:
1. 面向光电/光伏领域的半导体微纳材料与器件,山东省“泰山学者”海外特聘教授团队建设经费,2009-2014,主持,(鲁政办发(2009)117号)。
2. 集成了不同量子阱的PIN型氧化锌纳米线LED阵列的构筑与电致发光性能研究,(11174112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面上),2012-2015,主持。
3. 基于生长密度调控的两类氧化锌纳米线量子阱的PLD制备与光学性质研究(51002065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青年),2011-2013,主持
4. 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,2011-2014,主持
5.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,2012-2015,主持
6. 具有能隙梯度的全无机甲胺铅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能带设计、构筑与性能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面上,2015-2018,主持)
教学及研究生培养情况:
承担本科生《半导体物理学》和研究生《半导体材料物理》及《半导体器件、工艺及测试技术》等课程。
硕士 毕业生可免试推荐国内外著名高校一流教授读博,也可本组直博。已毕业研究生中,一人获得“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”,一人面试获得德国大学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。
毕业生在新能源领域企业也很受欢迎,已有四人在上海、济南、枣庄太阳能电池公司就业,一人在山大胶体国家工程中心就业。